蒲柳城十二伎乐天的祭神舞,完全取材自一部南印度电影《爱的最后愿望》。歌词、舞姿、舞者妆扮,都是完全取材自这个舞蹈片段的。
我原本并不想如此彻底地“写实”,我习惯于只用一些元素而非完全照搬,保持一些架空的成分,不与现实完全对应。但是看完这个电影之后我大哭不止,洗脑循环这个舞蹈片段好几天,最后决定完全致敬这个舞蹈。
这个电影讲述的是印度的神奴制度。所谓的神奴,也被叫做庙ji。这些女性在为神庙舞蹈时是女神的化身,但是平时,她们又是婆罗门的奴隶,需要在性方面配合婆罗门的修行。她们是不存在于四种姓之外的贱民,devadas,是不可触碰者,她们碰过的水源都被认为是不洁的,影子都不能触碰到别人。而这部电影的男主,正是写文章揭露了这一切的人。
在印度电影当中,男主因为看见了女主的舞蹈,而对她心生爱慕,是一个八股情节,开题必有。然而在这部电影里,我希望大家留意一下男主的微表情,他在看着女主时,不是迷醉的,而是尊敬且崇拜的。舞台上的“庙ji”,对他而言,是“女神”。
但是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更多。
印度是一个多民族、多元文化的国家,它形成一个“国家”的概念非常晚。南北印度之间的分裂非常严重,比起我们中国南北方人互相嘲笑,英格兰人和苏格兰人互相看不起,其实更加严重得多。
印度教当中,主神的妻子有许多化身。然而在神话的形成阶段,这些所谓的“化身”,实际上是吸收了周边许多不同文化信仰当中的女神崇拜。而在南印度地区,是将许多女神作为独立的主神来崇拜的。
换句话说,他们的女神,在印度教的主流信仰里,作为shi婆妻子的化身之一,是从主神被降格至“神妻”。这一段与片中的devadas的命运进行了隐晦的对比:作为南印度人,在北印度雅利安人入侵后,南印度的原住民被迫不断南迁,被强行列入了种姓的顺序中,成了低贱的民族;他们的女神被降格成了主神的神妻;在仪式上负责舞蹈的女祭司,变成了“庙ji”。
这一段舞蹈的歌词,以女神的慈悲衬托神奴的悲惨命运,同时以“为女神服务”来暗示男主将一切奉献给妇女解放运动的使命感。
我的思绪,必会永远向你表达敬意。
我内心的痛苦,需要你用温柔的爱来抚慰。
我把你放在我身体的庙宇里,
我会把我的一生都奉献给你,
我在每一次牺牲和每一次的痛苦中都看到了你,
我一生都只会念诵你的名字。
中间这一段歌词,虽然一个字都听不懂,但那句“我在每一次牺牲和每一次的痛苦中都看到了你”一出,我立刻就会爆哭不止。自从年初某个事件以来,我相信很多女性都感受到了什么叫在她的苦难中看到了自己。
女性的命运是共同体,而这,我竟然觉得,就是三女神一体的终极含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