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后宫数下来,太后没动机,嫔妃们也没动机——谁都没孩子,也没谁跟柏贤妃结过仇,若说最有嫌疑的还是当属万贵妃,排除了她,余人再没谁谈得上有动机。还能有谁
汪直记得在现代时曾听过一则新闻,说有个妇女突然横穿马路,差一点就被一辆公交车撞死,公交车急刹车,导致车上的乘客不是自己摔伤了,就是摔坏了东西,于是乘客们愤怒地冲下车,一齐将那妇女拉到车上,要扭送她去派出所索赔,然后那妇女竟然半路跳车了,还是在高速行驶当中从车窗跳出去的,当场就摔死了,倒像是追着赶着要去找阎王报到。
大半夜的上哪儿找人去?一个养护太子的嬷嬷想找太后找不着,想找皇上又晕头转向找错了方向,最终竟然跑去了昭德宫找了万贵妃,报告她说,她们几个下人抱着太子从偏殿出来时,遇见了一个力气很大的“宫女”,硬是把太子抱了就跑,这会儿已经不知跑到哪儿去了。
皇帝的表现很平淡,但汪直不觉得他是冷漠。出事后他常见到皇帝坐着发呆,听人回话时也常走神,总是魂游天外似的,这在原来是没有过的,应该就是他很伤心落寞的表现了。毕竟男人的伤感不一定要用眼泪来表现。
可是,谁都知道这时的三更半夜有多安静,尤其是后宫,周遭一大片区域都是寂静无声的,没有人车声音,没有犬吠鸡啼,这季节连虫鸣都还没有,那样时候生生把窗子砸破(柏贤妃不可能拿到刀子锯子之类利器),别说那些醉倒的下人,怕是连隔壁宫殿的人都要被惊动了吧?
这天又到西苑太液池边来散布时,皇帝忽然问他:“依你看,宫里会有人蓄意谋害太子么?”
万贵妃自然不便派出自己的下人去满宫乱串,一听赶忙一面差人去坤宁宫报告王皇后,请皇后派人寻找太子,一面叫人分去各处门户,监督严守,别叫人把太子带出宫城去。
没几日,太子就死了,又过了两天,柏贤妃也死了,对外声称是暴病而亡。
第70章 替朕去查查 汪直记得在现代时曾听过一……
若说会谋害太子,汪直自己不就是个嫌疑人?为李唐的儿子扫清障碍,不是很符合他的利益?汪直不是没想到这点,但听皇帝的语气,看皇帝的神色,他一点也不认为皇帝对他有所疑心,是在试探他,他自己心里也很坦荡,就没露半点异色,平静想了想,答道:“奴婢还真想不出来谁会有那份祸心”
据宫正司调查称,是前一晚下人们为一个嬷嬷做寿,聚众饮酒,全都喝大了,才误了事。柏贤妃是砸开了一扇窗子逃出来的,宫殿的窗子都是木质的,还都镂刻着花纹,拼出大力去砸确实砸的坏。
至于她真是病死的,还是听了儿子死讯自尽的,亦或是被皇帝赐了毒酒毒死的,汪直觉得没必要去计较了,反正人是死了,就跟历史上记载的一个样。而且连记入史册的内容都差不多——柏贤妃纵火摔伤太子的事被严密保密,没有透给外廷,母子俩的死都被记载为病逝。
汪直觉得很可疑。然而审出来的案情就是这样,他又插手不进去,不信也没辙。
阎王叫你三更死,谁敢拖延到五更。想起来真有点渗人。
这一耽搁,王皇后调遣的人尚未出门,便有消息回报说,那个偷抱太子的人已经被抓了,竟然是柏贤妃。
自从柏贤妃上回被关,景仁宫正殿是常年锁着门的,只有必须的打扫和递东西才会开门,而且里里外外随时都有好多人看守着,怎么会让她跑出来的呢?
汪直忍不住瞟了一眼身后,没留意是何时起,其余的随行人员都退开了,仅余下他一人跟着皇帝,眼下左边是一片藏不住人的开阔地,右边是更加开阔的太液池水,正是说话最安全的地界。皇帝私下问起他这种话,是为什么呢?
而就在她眼看要被捕、慌乱逃走的时候,太子被她掉在了地上,摔伤了后脑,当场昏迷,不省人事。
谁都没经历过防火演习,周太后出来了该去哪里暂时安置成了个问题,杜嬷嬷主持着大伙先就近去了隆道阁,可其余的人都不知道,所以想找太后主事的下人只能四处乱撞。
事后最伤心的人似乎是周太后,清宁宫要修缮,她又搬回了仁寿宫暂住,汪直跟随皇帝过去探望时,见到周太后拉着皇帝的手放声大哭,连连说着:“若是当时我晚走一步,多看顾一眼,就没事了。”
汪直听得很心酸,这位老太后素以不讲道理出名,这一回她竟没去迁怒下人们,反而只怨恨自己。
柏贤妃干出的这档子奇闻就给了他同样的赶脚。事发后太子伤情严重,发着高烧昏迷不醒,据太医说很可能颅内已然出血,回天乏术。跟着皇帝去探望时,汪直看着躺在炕上婉如熟睡的小太子,心头隐隐抽痛。这小孩子刚满三岁,好像历史上都比这活得还长一点吧。
这时的坤宁宫后面还没建御花园,皇帝偶尔想走走散心,便坐上车去西苑。来了乾清宫伴驾之后,汪直得了一项好处,就是去西苑的次数大大增加了。
了,想必下人们早抱着太子出来了,就想去找太后复命。